<
    别管是不是奉承,谁不喜欢人说自家孩子健康呢?

    尤其现在孩子还小,对她没什么期望,只要她能健康长大就行了。

    贝婧初不理解:【看吧,也挺会说话的啊,怎么对你大儿子就不会好好说话呢?】

    【不是不耐烦就是骂,对着小儿子就是各种阿娘疼你、阿娘爱你。】

    【我还以为你不会好好说话呢,结果就只是对着大儿子不会好好说人哈呗,要不是**(系统)认证的,我都怀疑他不是你亲生的。】

    【为什么做父母的不用考试就能直接生啊,很多人他就是不适合做父母啊,比如那个英妃,比如长公主。】

    【像我阿耶这种好父亲却没几个娃,唉~。】

    如果皇帝现在在这里的话一定感动得不要不要的,可惜他没在,听到的只有太后。

    太后没怎么关心过长公主的亲子关系,不知道他们家还有这事。

    看来每家人在外面人模人样的,实际上关起门来都很精彩啊。

    也甭说别人,她和皇帝之前不也是看上去母慈子孝吗。

    实际上是母呲子啸。

    说说笑笑好一阵后,长公主终于说出了今天的目的:“太后,儿的次子也到了进学的年纪。”

    “谁不知道天下名师尽在弘文馆,儿幼年也是在弘文馆念书的。”

    “犬子也是皇室血脉,还是能够上弘文馆的门槛吧?”

    确实够得上。

    太后不太明白:“你直接把人送去就行了,找哀家做什么?”

    广德长公主咬唇,她也是以为把孩子送去就行了,谁知道被拒绝了。

    贝婧初倒是知道弘文馆为什么敢拒绝公主之子。

    说起来公主之子也是皇室血脉,但皇室血脉多了,宗室一堆人。

    只有真正的皇子公主才算尊贵,剩下的就是朝廷重臣。

    当今皇上对朝廷重臣的看重比他们这些皇室亲戚重多了。

    在皇帝眼里,宗亲都是要靠他养的废物亲戚,而臣子是给他办事,给他排忧解难的趁手好工具。

    弘文馆的教学风格是精英教育,是建来给皇帝的孩子们上学的,一个学校的名额就那么点儿。

    最优先的肯定是皇子公主,然后是他们的伴读。

    如果这些人塞进去了以后,还有多的名额,就分给皇亲、重臣。

    但是吧,现在重臣的孩子们都快塞满了,长公主要想把孩子弄进去,就只能来求皇帝或者太后。

    所以贝婧初也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了,古代避孕措施垃圾得要死。

    要是她自己有了娃,像广德长公主这样连个好的教育资源都要求爹爹告奶奶的,这个公主也当的太窝囊了吧。

    除非嫁的驸马是个权臣。

    但是吧,这种情况,要是她在外面看上某个小帅哥,不就不好包养了吗?

    都穿成公主了,连养面首都不行,那这个公主有什么意义所在。

    所以不能嫁权臣。

    那该怎么办呢?

    只能自己做一个有实权的公主……

    还是个小婴儿的贝婧初已经抓着自己没长几根的头发,开始为了自己的未来计划着怎么搞事业了。

    第57章 长公主偏心二胎

    广德长公主对着太后诉苦:“母亲,陛下看中那些臣子,宁愿把这些特权给臣子,也不愿意给宗亲。”

    “要儿说,这天下是贝家的天下,臣子说到底,也不过是咱们贝家的奴才。”

    她想说皇上亲疏不分,但是不敢。

    于是委婉道:“再怎么论,咱们和陛下才是一家人啊。”

    “给他们比皇室还高的特权,岂不是助长了他们的野心?”

    太后的笑意渐渐消失。

    贝婧初都无语了:【拿钱办事,拿钱办事懂不懂啊。】

    【拿了好处才会给你办事啊。】

    【人家臣子帮你管理国家,伴君如伴虎,做不好事情都是杀头的风险。】

    【当然要给别人足够的富贵,别人才愿意冒这个风险啊。】

    【又要马儿跑,又不让马儿吃草。】

    【贝家是皇室,不是神仙。】

    【汉族的神仙都要于民有用才给香火呢,你以为你算哪根葱?】

    【如果臣子们都成为皇帝近臣了,连普通的宗室都超越不了,他们干嘛还要成为皇帝近臣呢?】

    【反正也是白搭,不如摆烂。】

    太后:!

    难道她大孙女是天才!

    这也太聪明了,帝王心术啊。

    不用教都懂。

    无师自通!

    啊啊啊啊啊,为什么不是个皇子!

    虽然有点子遗憾,但是不妨碍她的嘴角咧得越来越大,逐渐和太阳肩并肩。

    给了长公主一个错觉,以为自己说到了太后的心坎上。

    她自信起来,开始自己的高谈阔论,越说越过分。

    太后严厉的打断她:“广德,陛下自有决断,你纵然是他的亲妹,也不能妄议。”

    广德长公主:“是。”

    “那犬子入学一事,可否通融?”

    见太后略有犹疑,长公主跪下来:“母亲,您是看着儿从小长大的,阿娘从小就和儿说,要将您当做生母侍奉。”

    “虽然您不需要,儿却一直将您当做亲生母亲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您忍心看着您的外孙连入学都比别人差一截吗?”